在线色综合/久久夜靖品2区/青青一区二区/日本黄站免费视频

碩博人才網

“就業難”遇上“慢就業” 畢業季如何破題?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受疫情影響,今年穩就業任務十分繁重,中央提出“六穩”“六保”工作任務,把就業擺在首位。為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重慶市先后出臺系列政策,加強和保障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和貧困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

  系列政策出臺后,如何落地落實,讓政策見成效是關鍵。今日起,本報推出重點人群就業調查系列報道,聚焦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貧困人員等重點人群,實地調查采訪重慶如何落實中央部署,用創新思路解決好重點人群的就業創業問題,敬請關注。

  開學即畢業,今年的畢業季注定不同尋常。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今年成為了“史上最難畢業季”。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勞動力調查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20-24歲大專及以上人員,這部分人群主要是新畢業大學生,調查失業率高達19.3%。

  重慶市高校畢業生實際就業狀況如何?制約因素有哪些?新業態新職業能否為畢業生們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學校和政府相關部門將如何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對此,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現狀

  招聘規模大幅縮減

  畢業生遭遇“只招不聘”

  智聯招聘、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發布的《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顯示,3月份畢業生進入春季招聘市場后,求職申請人數同比增幅高達143.25%,而3月份企業需求人數則同比下降了26.69%。那么,重慶企業招聘規模縮減程度如何呢?

  “汽車行業受疫情沖擊較大,所以我們的招聘需求縮減了不少。”重慶車輛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負責人黃躍說,往年招聘都是每年增加20%的崗位需求,去年同期達到近60個崗位,但今年卻縮減到十余個崗位,同比縮水在80%以上。

  李培璐是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研三學生,該專業往年就業情況一直不錯,但李培璐卻被“剩”了下來。李培璐說,疫情發生后,一些原本看中的單位減少或停止了招聘計劃,目前考博失敗的他就這樣被耽誤了下來。

  采訪中,不少高校反映,今年的線上招聘參與企業和崗位同比去年雖然明顯增加,但“只招不聘”“等候通知”等現象十分突出,畢業生簡歷投遞后“石沉大海”的情況較為常見。

  “我們學校是一所全日制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生在中小企業就業較多。”重慶工程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劉達斌說,因疫情的不確定性,企業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存在招聘崗位不斷“縮水”的現象。另外,用人單位對學生的錄用條件和要求偏高,待遇設計不合理,導致學生簡歷投遞多、面試多,而就業意向達成率偏低,打擊了學生的就業積極性。

  重慶大學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紅春說,該校于5月底率先恢復線下校園招聘,但受疫情影響,進校開展校園招聘的用人單位數量僅占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

  重慶一所職業技術學校相關負責人透露,往年,該校用人單位需求量和畢業生人數比一般在8:1左右,而今年下降到大概5:1。“從近期舉辦的線下招聘會企業數量來看,參加企業比去年減少了大概一半。”

  招聘需求縮水,直接導致重慶市高校就業率下降。

  截至目前,重慶工程學院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75.96%,較去年同期下降9.98%;重慶大學畢業生就業率也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5個百分點。

  變化

  “慢就業”現象凸顯

  折射社會就業新變化

  今年,重慶高校應屆畢業生總量再創新高,達23.5萬人,同比增加1.1萬人,在用人單位招聘規模大幅縮水的情況下,畢業生能順利就業已相當不易。不過,正在凸顯的“慢就業”現象卻讓重慶高校負責招聘就業的老師更加擔憂。

  劉達斌介紹,今年6月,該校就對904名未就業學生進行調研。其中,383名同學在對單位的選擇上始終猶豫不決;有366名同學拿到多個Offer卻一直觀望;有112名同學擬考公、考編、創業或參軍;有21名同學希望“二戰”考研或出國深造;有19名同學先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做做再說;還有3名同學暫不打算就業。

  “我們專業應屆畢業生有300多人,其中100多人選擇了繼續深造。”重慶大學計算機物聯網工程專業大四學生陳偉選擇讀研,他說,本科學歷并不能讓自己找到滿意的工作。

  “我暫時沒出去找工作,主要聽家里人安排吧。”采訪中,不少學生表示,疫情還沒完全結束,父母不太希望他們今年外出工作。

  劉達斌認為,這種“慢就業”現象的出現,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既與畢業生就業特點和觀念直接相關,又與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密切相聯,是近年來畢業生就業形勢變化的客觀反映。

  他舉例說,比如,有的學生及家長認為公務員、事業單位、選調以及基層就業崗位更穩定,“鐵飯碗”端著才更有保障,所以不是在體制內寧愿不就業;有的家庭經濟物質條件較好,使學生擇業心態更為從容,他們不必過多考慮生存壓力而急于踏入社會;還有一些家長寬容學生“啃老”,并對學生不就業、“慢就業”的態度給予支持,甚至個別家長對學生實習或就業持反對態度。

  “個別畢業生的求職期望值沒有調整,對自己定位不太準確,選擇面太窄;再加上少部分學生及家長,對當前嚴峻復雜的就業形勢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導致了‘有崗不就業’現象出現。”張紅春說,此外,學校調查還發現,今年“一戰”失敗,繼續考研的“二戰”學生人數也偏多,她對此表示擔憂。

  張紅春認為,根據觀察,預計未來幾年內,大學生就業難情況依然會存在。“如果今年不就業,勢必會對明年的就業造成壓力疊加。”

  趨勢

  當主播、打電競、自由撰稿

  新興職業獲“官方認證”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于嚴格核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界定及標準”進行了明確規定,將開設網店歸為“自主創業”,互聯網營銷工作者、公眾號博主、電子競技工作者以及自由撰稿人等均算“自由職業”,二者均屬于就業的形式之一。那么,這些新興職業對重慶市大學畢業生有吸引力嗎?

  “我已經把《通知》拿給爸媽看了!”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畢業生黎明星說,家里老一輩不太理解新時代新興就業方向,一直反對她當主播。有了這個《通知》的認可,她現在可以“理直氣壯”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當下最火的就是直播帶貨,門檻低,收入高,我覺得是很不錯的就業機會。”黎明星說,在校期間她就開始接觸網拍模特,專業也與新媒體相關,當主播對她來說也算“專業對口”。

  重慶日報記者隨機采訪了23名大學生,結果他們向往的新興職業,包括了網紅主播、博主、游戲測評、網絡寫手等等。

  “在新時代,我們就要以新姿態擁抱新興產業。”劉達斌說,重慶工程學院開設有游戲動漫、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媒體技術等相關專業,今年就有畢業生在互聯網直播營銷、公眾號博主、電子競技等新興產業崗位就業。

  “我們最近收到的簡歷中,應聘主播的80%以上是今年的高校畢業生。”重慶伽樂聚藝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瑋博說,與去年相比,投遞簡歷的數量增加了一倍多。

  “當下,高校畢業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就業觀念與渠道,在去向選擇上呈現多元化、網絡化、娛樂化的三大新趨勢。”智聯招聘重慶分公司人力資源專家游嵐鑫分析說,把新興職業“官方”認定為就業,為廣大高校畢業生開辟了更多新的就業渠道和途徑。

  新機

  部分用人單位

  儲備人才好時機

  疫情雖然造成用人單位需求縮減,但在走訪中記者發現,一些用人單位卻把今年當成了儲備人才的好時機。

  “今年985、211高校的優秀畢業生比以往好招多啦!”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主管劉瑋坦言,一直以來,重點高校畢業生都比較“搶手”。為招到優秀人才,她常常費心費力跑遍全國各重點高校,但還會出現招聘“掛白板”的情況。“今年受疫情影響,積累了一批優秀畢業生,讓我們企業抓住機會,更好地儲備優秀人才!”

  今年3月開始,劉瑋就開始為招聘的事忙活起來,幾次加班到晚上10點多。劉瑋說,作為國有企業,川儀必須彰顯國企講政治、顧大局、惠民生、保就業的責任擔當。為此,面對疫情影響,該企業沒有裁員也沒有降薪,并且還專門拿出部分崗位給應屆高校畢業生。

  據了解,今年以來,川儀已招聘280人,其中180人都是應屆畢業生。“我們計劃今年要招到300多人,與去年同期相比,招聘人數沒有下降,還略有提升。”劉瑋說。

  “既是響應政府號召,更是企業招聘人才的好機會。”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重慶軌道集團已招錄應屆畢業生1700余人。按照在建和即將通車營運線路的用人需求,未來3-5年,還將招聘管理和技術工人1萬余人,每年超過2000人。

  助力

  政府、高校、企業

  加大力度投放就業崗位

  7月,各高校畢業生紛紛畢業離校,就業也進入到最后沖刺階段。為進一步促進畢業生就業,從政府到高校到企業,都在想盡辦法助力。

  疫情以來,重慶市對全市國企提出明確要求,要提供不低于50%的新增崗位專門招聘應屆或離校兩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

  為增加高校畢業就業崗位,近期,重慶市下發《重慶市2020年“千名高校畢業生下基層助推脫貧攻堅”專項招聘公告》,集中投放1396個基層事業單位崗位,專項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

  “除了投放專項崗位,我們還從擴大企業吸納、基層就業、招生入伍、就業見習規模,多措并舉廣開就業門路。”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謝辛介紹,比如擴大國有企業、公務員招募規模,提高事業單位招聘比例,廣泛開展高校畢業生招聘活動……

  高校方面也鉚足了“力氣”,除了積極舉辦各類線上線下招聘宣講會之外,還千方百計支持和幫助畢業生就業。比如,重慶大學通過開發短期科研助理、管理助理崗位400余個,用于解決畢業生短期就業。同時,對畢業生精準開展“屏對屏”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提升畢業生求職深造能力。

  重慶工程學院則對就業困難學生實行“就業指導服務優先、訂單班學習優先、就業推薦優先”,對1190人發放了求職補貼,資助金額95.2萬元;同時,該校通過聯系和走訪產業園區、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主動對接人才招聘網站,利用歷屆校友資源,拓展就業崗位,建立基地和進行訂單培養。

  專家建議

  明確職業規劃 先就業后擇業

  針對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智聯招聘重慶分公司人力資源專家游嵐鑫建議:

  一是要明確職業規劃。結合自己的專業和興趣愛好,制定職業規劃,明確就業方向;

  二是要提前準備。在找工作前務必提前準備簡歷、面試資料,了解雇主所在的行業、招聘情況、業務發展等方面信息,面試中充分展現自己的優勢;

  三是要放寬就業要求預期。廣大畢業生可以放寬眼界,擴大就業的選擇面。樹立“扎根基層成才立業”的就業觀,可以選擇基層、艱苦地區就業,將自己融入國家的發展建設中。

  四是要確立“先就業再擇業”的理念。不要等待,更不要害怕失敗。當前有許多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專項招聘和崗位,要積極主動抓住計劃,盡快盡早地占據合適的就業崗位。

  五是針對家長,要破除“穩定職業”“鐵飯碗”等傳統思想。破除以短時性收入高低論成敗的思想,引導孩子積極面對就業市場的變化要求,主動走向社會求職或創業,促進“慢就業”畢業生自愿盡快盡早就業。  返回首頁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m.successionplans.net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