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341萬人考研大軍走進考場。這個數字意味著,2020年的考研人數比去年再增51萬。
十年以來,考研人數始終在不斷增長之中。2010年時,只有140.6萬人考研。與之相比,今年的人數要翻了一番還不止。
為什么考研?說白了,絕大多數人就是為了在就業的天平中,增加一份砝碼。
來自中國教育在線的《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將近6成的考生認為,研究生學歷將對就業有很大幫助。
隨著就業競爭加劇,各用人單位的學歷要求“水漲船高”。雖然就目前而言,招聘企業的主流崗位要求還是“本科及以上學歷”,但從實際來看,“以上學歷”明顯要比“本科”要更為吃香。而這一點,在公務員考試中也愈發體現。統計顯示,2020國考的崗位中,僅限本科的是2522個,而“本科及以上”的則是9366個。
更明顯的是,企事業單位在招聘中的中層崗位,或是較為吃香的職位,“碩士學歷”現在已成“敲門磚”,甚至在部分基層崗位上,“高學歷低配”也已屢見不鮮,例如在金融、IT等機構內,一線工作人員碩士者可謂比比皆是。
當然,“碩士學歷”也體現在了薪酬區別上。來自上海市就促中心和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聯合發布的“樂業報告”顯示,在2018屆上海高校畢業生中,本科學歷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5307元,而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的平均月薪則為8967元,差距顯而易見。
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考研“熱”,不代表考研“易”。2019年報錄比約3.6:1,2020年預計達到4:1,也就是差不多每4人錄取1人,而一些競爭激烈的高校和學科,更是幾倍于此。
換句話說,在今年的341萬大軍中,會有超過255萬人的命運注定為“陪跑”,重新回到就業大市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