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翊澄媽媽在一旁不斷鼓勵女兒。
昨天上午,在浙江省中醫院血液科病房內,嘉興市第一醫院骨科護士王翊澄將一封寫滿三頁紙的信,交給了北大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
在過去的四天中,她堅持打動員劑。昨天,從她體內抽取的155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捐獻給了遠在北大附屬醫院治療的一名身患血液病的11歲小男孩。
在送去造血干細胞的同時,王翊澄也用寫信的方式送去精神上的鼓舞,希望這名素不相識的小弟弟能夠早日康復。
剛見到王翊澄時,還未開口說話,她就先笑開了?吹贸,這位出生于1989年的女孩子,性格非常開朗。在接下來的深聊中,記者發現,王翊澄不但開朗,還非常有愛心。
在采訪中,她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的捐獻并不算什么,希望通過自己的舉動,能讓社會上更多的人參與加入到中華骨髓庫的配型中來。
王翊澄加入中華骨髓庫源于2010年嘉興市第一醫院團委的一次倡議活動,在接到倡議后,她馬上報名參加。今年8月,她接到了嘉興市紅十字會的通知,說她和北京的一名再生性障礙貧血的小男孩初配成功,問她是否愿意捐獻,她一口就答應了。
“等我趕到他們家去采血時,才知道她一個月前因為感冒引發了心肌炎,剛剛休了一個月的病假,我有些擔心她的身體是否吃得消,她說沒問題的。”嘉興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牛紅梅說,考慮到即使高配成功了,還需要體檢,如果體檢不合格的話,仍舊不能捐獻。不過,王翊澄還是堅持捐獻血樣,進行高配。
9月份,高配結果出來了,她和小男孩的血樣完全吻合。沒想到,接到體檢通知時,王翊澄又因為感冒發高燒了,推遲一個星期后,她才去體檢。好在體檢各項指標都通過了。
生病剛恢復,她便捐獻造血干細胞
“我外公外婆和媽媽都是從醫的,而且都在嘉興市第一醫院工作,從小我就目睹了他們為了病人日夜加班的情景,外公不止一次和我說,為病人吃虧是福,自己吃點虧,病人好起來,對于醫生來說是件好事情!蓖躐闯握f,家里三代從醫的環境,讓她對疾病以及生命的意義感觸特別深,當聽說對方只是11歲的小男孩時,心里更是對這個孩子充滿了憐憫,雖然自己身體底子比較弱,但還是堅持要捐獻。
“我們也一度擔心過她的身體,不過我們捐獻的原則是不因為挽救一個人而去犧牲另一個人的生命,所以必須要通過嚴格的體檢,好在最后王翊澄通過了體檢,讓我們也放心了!迸<t梅說。
因為三代從醫的緣故,所以當王翊澄和家里人說要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時候,很快就獲得了家人的支持,除了唯一一個不從醫的爸爸王先生,沒有同意她的這個選擇。
“大約一個月前,他突發中風,好在搶救及時,半個月前,出院的時候,爸爸已經能說話了,就是四肢活動還不是很利索!蓖躐闯握f,當爸爸出院后,就把自己的這個選擇告訴了爸爸。
在中風前,王翊澄曾經輕描淡寫地和爸爸提過這個事情,當時王先生只是聽說女兒可能會去捐獻,也沒有當回事。但是真的要去捐獻時,王先生雖然手腳不能動,還是非常擔心這件事。
“爸爸就我這么一個女兒,而且我從小體弱,他有顧慮也是正常的,不過我媽媽和外公外婆一起幫我做他的思想工作,他最后還是同意了!蓖躐闯握f。
祖孫三代都從醫,為病人吃虧就是福
因為擔心女兒,11月8日,王翊澄來省中醫院住院的時候,還在做理療的爸爸堅持跟到了杭州,當醫生的媽媽一起陪同,在照顧丈夫的同時,也來為女兒加油打氣。
在來杭州的前一天,王翊澄知道自己即將打動員劑,作為醫護人員,對于動員劑將帶來的一些身體上的不適也很清楚,所以她早早地在家里寫了三頁紙的信,這封信是專門寫給遠在北京的小男孩的。
“沒見過面的弟弟,你首先要感謝你的父母,經歷過這次,你一定要堅強起來,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等你康復以后,你要把全社會給予的愛心傳遞下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王翊澄用充滿感情的語調,在信里表達了對這名素不相識的小弟弟的鼓勵以及希望。
“這么小的孩子就患上了這么難治的病,他的父母肯定很不容易,我希望自己的捐獻能給這個家庭送去歡笑!蓖躐闯握f,她雖然體弱,但是捐獻很順利,她希望社會上能有更多的人,在看到自己的經歷的同時,也能給社會上那些被病魔糾纏的人,送上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關愛,能夠加入到中華骨髓庫中去。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m.successionplans.net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