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思所盼,政之所向所為。建設“津彩e就業”驛站是今年20項民心工程就業服務方面一項重要內容,如今,118家集政策咨詢、崗位對接、職業指導于一體的“津彩e就業”驛站已走到群眾身邊。日前,在市民心辦組織開展的2025年民心工程“主題探訪日”活動中,“津彩e就業”驛站接受“檢驗”。
為方便更多群眾知曉,南開區王頂堤街道將“津彩e就業”驛站安置在了街黨群服務中心里,走進去,驛站內部被劃分成多個功能區。接待服務區為求職者和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業務辦理等“一站式”服務;信息查詢區配備智能化設備,方便群眾實時獲取海量崗位信息;綜合活動區化身技能培訓、就業指導講座的“能量場”。此外,驛站還設立了就業直播間,通過“直播帶崗”突破地域限制,讓就業信息“云”端觸達更多求職者。
“這幾個崗位和你的要求挺匹配,回頭我們把你的簡歷發給用人單位。”聽了站長曹倩的話,曾在網上找工作屢屢碰壁的李昊彥充滿希望,他說:“大學畢業后,找過幾份工作,要么離家遠,要么專業不對口,這次來這里,不僅有職業導師給出的職業建議,還有現成的崗位供我選擇,我真是找回了自信,也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來了驛站有所收獲的不止李昊彥,還有孩子大了希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和想要重新起航的職場轉型人,對于他們而言,一份優秀的簡歷,就是他們開啟職場新篇的“敲門磚”。“你看,你的簡歷上意向崗位填的是‘語文教師’,但是你有英語專業優勢,還修過教育心理專業,這都是你的強項,可以適度擴大一下崗位選擇,這樣能夠被更多企業納入面試范圍。”市人社局創業導師劉蕊會根據街里的需求,在驛站提供面對面“問診”,助力求職者就業之路越走越寬。
求職者找工作難,用人單位招人也難,建設“津彩e就業”驛站,是在破解就業市場的“雙向難題”。因此,驛站的選址不僅要覆蓋街道社區,還要延伸至產業園區等多維場景。
西青區中北鎮是國家級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鎮域內有各類企業6000余家。走進位于中北鎮中聯產業園的中北鎮“津彩e就業”驛站,大廳里滾動播放著最新的招聘信息。站長尹東梅介紹,驛站投入運營3個月來,已開展線上招聘會6場,線下招聘會4場,累計200余家企業參加,涵蓋制造業、服務業、餐飲業等多個行業,累計提供崗位9000余個,與此同時,他們還走進高校,為促進地區高質量充分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做實”細節才能“管用”。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經過前期摸排,聚焦勞動者就業創業需求,我市高標準建設“津彩e就業”驛站。圍繞勞動者全周期就業需求,各個“津彩e就業”驛站要設立政策咨詢窗口,實時更新就業創業、社保補貼等政策,建立常態化崗位收集機制,聯動轄區企業、人力資源機構,動態更新崗位信息庫,針對性地舉辦招聘會,面向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開展“定制化”崗位匹配,今年以來,118家“津彩e就業”驛站共組織招聘活動197場。
貼心服務不止于此。各個“津彩e就業”驛站還要統籌社區工作者、就業指導員、網格員等力量,組建專職服務團隊,定期走訪轄區勞動者;邀請企業家、創業導師、技能大師擔任“就業顧問”,開展職業指導、創業輔導等特色服務,提升服務專業性;發動志愿者協會、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參與驛站運營,提供政策宣傳、活動組織等志愿服務。
“無論是找不到工作的,還是創業正處于迷茫中的,希望‘津彩e就業’驛站能為他們帶來一束光,照亮前行之路。”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津彩e就業”驛站還將惠及更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