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復工時,只有60%的職工能夠回來上班,現在達到90%了。丹東市總工會幫助企業爭取到的返還失業保險金111萬元,對企業穩定崗位來說真是‘及時雨’!”近日,遼寧曙光汽車集團公司工會主席于紅對記者說。據悉,截至6月10日,遼寧省丹東市總工會已協助相關部門為該市第一批44家企業爭取返還失業保險金655.92萬元。
今年4月,丹東市總、市人社局等12家單位聯合下發《關于全力做好困難企業穩崗返還工作的通知》,規定對中小微企業和受疫情影響的其他企業、將裁員控制在一定比例的及恢復有望企業,將按比例返還上一年度上繳的失業保險金,以支持企業復工復產。12家單位中,丹東市總承擔的任務是負責審核申報企業是否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或集體合同中是否有涉及穩定就業崗位的措施。
據丹東市總工會副主席何平介紹,為了做好這一工作,市總專門設計《職代會穩就業決議模板》《疫情期間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措施》,指導企業在申請穩崗返還失業保險金時規范操作,同時,要求企業做出承諾并通過企業民主管理監督資金使用。市總還與市工商聯、市企業家協會等單位聯合下發《關于丹東市開展2020年集中要約行動的通知》,將穩崗位的具體要求作為集體合同內容之首;丹東市總干部還到申請返還企業面對面指導企業召開規范的職代會或職工大會,并建立起微信群,通過微信回答企業提出的各種問題。
何平告訴記者,這相當于對企業進行了一次業務培訓。通過下發各種通知及深入企業指導,使這些企業召開職代會、開展工資協商更加規范,維護職工權益更加具體,還督促4家沒有建立工會的企業建立工會。
據了解,已經返還失業保險金的44家企業,最多的得到111萬元,最少的一家只有13名職工的小微企業得到8806.64元,這些錢主要用于對困難職工的生活補貼,助力復工復產。
于紅介紹說,曙光汽車集團公司有職工近5000人,近年效益一直不太好,雖然發出復工通知,但相當一部分職工沒有回來。“這筆資金,讓很多職工看到了政府及工會組織對企業發展的重視和關心,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回來上班的職工日漸增多。”于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