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工會幫我拿到3.6萬元工傷補償金!苯眨魇⌒掠嗍蟹忠丝h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接到職工汪亮的感謝電話。據悉,這是分宜縣總工會堅持調解為先,構建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模式,及時化解勞動爭議糾紛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分宜縣總將勞動關系矛盾化解端口前移,以調解為先,成立勞動爭議人民調解委員會。按照“有場地、有設備、有人員、有制度、有標識”的“五有”標準掛牌成立分宜縣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并在縣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等地加載相關職能,結合基層工會“三師一室”,構建起工會主導、多元化解的服務矩陣,推動勞動爭議快速、高效、就地解決。
在人員配置上,分宜縣總整合資源,建立勞動爭議調解人員數據庫。配備專職調解人員,由工會組織、人社部門、法院指派在職在編人員擔任專職調解員。同時,充實兼職調解隊伍,從法律工作者和勞動監察等部門退休人員中擇優聘任特邀調解員,并聯系引導社會組織提供專業法律服務。此外,制定辦案補貼管理辦法,定期開展培訓。
汪亮受聘于新余一家物流公司,今年1月7日,他上班途中與他人發生電動車相撞交通事故。事故發生后,汪亮向公司申請工傷賠付,雙方就工傷認定及賠償問題產生分歧,汪亮遂向分宜縣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經該縣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僅用一天雙方就達成調解協議。
今年以來,分宜縣總已經參與調解案件31起,惠及職工33人,涉及金額35.95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