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個新‘國標’,家政行業可以用更加規范化的服務引領行業升級,打造安心托育新體驗。通過加強培訓,既可以提升我們的技能,也能讓雇主增加安全感,雙方受益。”3月11日,家政工倪雪蓮忙完一天的活,這樣回復《工人日報》記者。
倪雪蓮所說的“國標”,指的是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家政服務 母嬰護理服務質量規范》《0~3歲嬰幼兒居家照護服務規范》兩項家政領域國家標準。這兩項標準由商務部指導全國家政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完成。全國家政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標準起草人張博崳表示,新實施的兩項國家標準能夠更好地滿足家政母嬰護理需求,為實施有效監管評價提供依據,為規范從業人員良性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近年來,母嬰護理、嬰幼兒居家照護等家政服務需求不斷增長。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估算,家政用工缺口超過2000萬人,高素質家政服務人員尤為短缺。與此同時,家政服務行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有的家政公司培訓相對“走過場”,甚至交錢即可拿證,還有的夸大宣傳月嫂、育兒嫂的經驗和技能,與實際水平相差甚遠。
據了解,《家政服務 母嬰護理服務質量規范》明確了服務機構在培訓體系、培訓內容、培訓方式、上崗資格確認等方面的要求,對各等級服務員的要求及服務內容進行了補充、修改與完善。比如金牌級月嫂,要求在從事過五星級母嬰護理服務的基礎上,具備母嬰護理員、嬰幼兒發展引導員、營養配餐員、保健按摩師等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具備48個月以上的母嬰護理服務工作經歷,同時還要求累計48個月或72個月客戶滿意、無投訴。
有專家表示,新“國標”不僅為雇主提供了明確的選人標準,也為從業者提供了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級別的劃分緊密結合當前家政服務員職業技能要求,對服務提供方的職業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標準從三星級起,要求母嬰護理員須具備嬰幼兒發展引導員證書,這個是我們公司現有分級中沒有的。接下來,我們會對標具體條款,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培訓力度,督促服務人員把證書考下來,把不足的技能補上去。”家政平臺阿姨來了公司負責人周袁紅表示。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委員、標準起草人畢玉琦表示,希望通過這兩項國家標準的實施,推動家政服務機構自我對標提升,吸納學歷水平與綜合素質更高的人才投身到家政服務業中,主動配置嬰幼兒早教服務技能,向嬰幼兒家庭傳遞科學的育兒理念,提升家政服務的綜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