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色综合/久久夜靖品2区/青青一区二区/日本黄站免费视频

碩博人才網

專訪: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啟建

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啟建

  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啟建

  搜狐教育主持人:搜狐網友大家下午好,歡迎收看本期“搜狐教育會客廳”,本次會客廳受到了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在此感謝。我們今天請到的嘉賓是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啟建老師。徐老師您好,對于此次雷夫的中國行您是怎么看的?您認為本次活動的意義是什么?

  徐啟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雷夫作為世界上最知名的教師之一,他的書也是目前對中國這幾年影響最大的三本書,《窗邊的小豆豆》、《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下山學社》。這其中尤其是《窗邊的小豆豆》和《第56號教室的奇跡》,在很多學校老師人手一本,大家對于雷夫非常熟悉,包括對他的一些教學方式、方法,一些教育理念都有大體的了解。這次雷夫到中國來也是我們主動邀請他到中國來訪問。主要有兩方面的意義:第一,雷夫本身他身上有一些美國教育的特色。美國作為世界上一個教育大國有它的好多東西,這是值得我們國內去學習借鑒的,這種中美教育之間的碰撞,雷夫從美國來參加這個活動也能看到美國教育的很多層面和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是很重要的意義。雷夫不光是美國特色,實際上他作為世界級的超級名師他身上有好多優秀教師普遍的一些特點,在現場的演講互動大家都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體會到優秀教師普遍共性的東西。

  搜狐教育主持人:眾所周知,雷夫是在一個很差的生源基礎上教出很多優秀的孩子,都說教育是有共性的。您認為對于他那種教育模式我們中國有哪些方面是可以借鑒過來的?

  徐啟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雷夫對基礎素質、家庭條件或者其它方面比較差的學生,中國來說屬于問題孩子,但是雷夫讓他們發生那么大的變化。在那么短的時間發生變化。而且在畢業之后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仍然能保持這種教育的效果。它不僅僅是一個短期效益,即使長期的來考察他的效果,都是沒有問題的。我個人體會他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完成了一種自我建構。其實每個人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建構體驗式學習。一個人從小到大他能想起來的事情一定是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即使他父母有好多大事,如果他體驗不到也記不住,哪怕發生在他身上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他也會記得特別清楚。實際上他內心這種自身心理體驗過程已經是內化到他的記憶里、他的大腦中去了。最好的學習應該是自我建構的學習,而不是別人去壓制他、灌輸他、迫使他去學習,能讓他自己走上一種良性的學習軌道,這才是最有效的學習,而且這種學習一旦踏上這種路就像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說的那樣,這個孩子忽然開了竅。實際上是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成為最好的自己。這個過程完成之后無論在咱們平時所說的應試教育也好,還是素質教育也好,在各個環節、各個過程當中都會越走越好沒有問題的。

  搜狐教育主持人:對比國外,您認為我們目前的教育曝露出來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徐啟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我們的教育應該說這些年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非常多的發展,從素質教育的提出到新課程轟轟烈烈的開展,我們教育發生很多變化。就像雷夫在演講中說的,雷夫先生的翻譯陳雨婷女士說雷夫先生可以留在我們中國教書了,他的基本功特別扎實,他的敬業精神對教育從內心迸發出來的熱情還是有的,還是比較濃烈的。雷夫也許是玩笑話,美國教師更敬業。但是確實中國教育進步是非常大的,如果說問題的話可能就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這些認識在一些學校、在一些特別是不太發達的地方可能還認識不到。老師還是處在高高在上教的位置,過分強調了師道尊嚴忽視了兒童的視角。我曾經去過一個學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個學校搞校園文化搞得非常好,大家都稱贊那個學校漂漂亮亮各方面井井有條。但是后來他們去了一個很有名的校長的學校,他到了學校上任之后轉了一圈,他讓這個學校的攝像老師蹲下身來像學生身高那樣高去拍一拍,咱們放一放看一看。攝像師圍著校長拍了一些很有校園文化特色的東西,校長開了一個比較大范圍的會議播放了錄像。在成人眼中教師眼中很多自以為很精彩很突出的部分,在孩子們的眼中并不是像我們想象得那么美好,這就是一個視角的差異。只是一個角度的變化就那么多的差異,在一些更深層次的地方可能我們忽略掉了更多的東西。對兒童視角的回歸,對兒童天然心性規律的尊重,我覺得我們還有一些路要走。

  搜狐教育主持人:您認為好學生應該是什么樣的,或者我們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

  徐啟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我認為好學生應該是找到自己道路的學生,并不在于一時。有的學生可能一時成績差,但是并不妨礙他會成為一個很優秀的人。我們經常用眼前的評價來代替他的終身評價,甚至有的學校張貼出來排行榜等等這些,實際上過分傷害了一些慢熱型的學生,或者他的優秀并不體現在單純的分數上面的學生。這些人他因為在教育過程當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實現了的他自身積累的素質,已經預示到了我們教師的眼光如果敏銳的話,他們就能看到學生實際上長大了會成為不同類型的優秀的人,而不只是一個會考試的學生。

  搜狐教育主持人:大家都知道超級中學在我們中國其實還是蠻普遍的,而且它作為高升學率的榜樣很多人都還蠻推崇它的,您認為形成超級中學的原因是什么?

  徐啟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可能好多人對學校不滿意,當然學校有學校的問題,但是從另一個層面上家長也在其中推波助瀾,實際上是一種恐慌。現在這也是一個擇校問題,大家心目中的好學校、別人口口相傳的好學校大家擠破頭皮想盡各種辦法都要去這種學校。但是這個學校并不一定是很適合的。什么樣的學校是好學校,適合你孩子的學校才是好學校。有的孩子比較頑皮,他可能到一個校風特別嚴謹的學校去,可能過分的這種管理扼殺了他的天性,他的發展可能自信心受到打擊,本來很放得開的生命慢慢的比較畏畏縮縮不敢動不敢前進。相反,有一些特別乖的孩子他們適合什么樣的學校?不同類型的孩子有不同的適合學校。學校牽扯到評價問題,其中很多問題比較復雜,但是在家長的過程當中并沒有理解什么是對自己孩子最好的付出、最好的教育。而不是盲目的去選擇一些大家覺得是好學校的學校去選這,而沒有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就像你是一個體育特長的孩子,你非要到一個藝術特長的學校去,那可能他的體育特長發揮不出來,他本來可以成為一個奧運明星體育明星,但是可能他什么也不是。

  搜狐教育主持人:目前我們國內的教育模式一直飽受爭議,特別是高考制度一直以來爭議的聲音不斷,您認為國外的基礎教育有哪些方面是我們可以借鑒的?

  徐啟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這個問題比較大,當然國外有好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美國的、歐美的、日本的,我們這些年學習的對象最主要的也是這幾個國家,日本是亞洲的代表,歐美又是另一種形式。我并不認為各種教育模式有什么優劣差異,差異肯定是有的,優劣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一種帶有情緒渲染性的差異。

  搜狐教育主持人:您認為優劣不是特別明顯?

  徐啟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應該是各有特色,不能說誰好誰壞。我們也有我們的長處,實際上我們也培養出大量的人才,當然你看用什么方式去評價。比如諾貝爾獎雷夫先生在去年的演講當中說你們中國人為什么那么看中諾貝爾獎,實際這些東西并不是說我們中國科學家獲諾貝爾獎的少就代表著科學上沒有培養出人才。當然這些問題就比較復雜,都會有我們的特點和他們的特點,亞洲的特點和美國的特點。就拿日本我們認為也是優秀的一種教育模式,他們和美國來比實際差距也是很大,也沒有好壞。教育學術界可能好多人知道一點,像亞洲的教育發展、像日本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教育,亞洲有一個壓縮式發展的過程,歐美國家的教育發展過程是從一開始按部就班,慢慢推進的,但是亞洲好多國家二戰影響,比如像日本戰后為了從經濟上、政治上趕上美國,這種緊迫感像我們現在所焦慮的一樣,會有好多各種各樣的思潮各種各樣的急迫導致的實驗出現。我覺得這些亞洲的特點咱們中國也是明顯的,而且這些特點我們確實是用很短的時間趕上人家好幾百年能完成的東西。

  搜狐教育主持人:像之前全國很多地方頒布了減負令,之前北京說取消中小學的其中考試,可能國內很多地方已經取消了期中考試,對于這個減負的措施您是怎么看的?

  徐啟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減負應該說是喊了很多年,八幾年就說。李鵬總理當時說,他孫子的書包太重減負。這個問題是一個教育的頑疾,實際上是一個教育教師評價問題,有時候我們過于依賴考試,過分用考試來作為評價、考試帶來了像題海戰術大量的作業,這些都是為了考試。為什么這種考試屢禁不止,這會成為一個頑疾,考試這種風級從一年級大量的考試為什么比較盛行?實際上這也是一種教育的懶路,考試總是很簡單,老師出題總是很簡單,這種簡單掩蓋了讓一些有意的無意的懶惰遮住了其它評價的方式,只用考試來衡量孩子是一種偷懶。

  搜狐教育主持人:兩會剛剛過去,其中有一些委員也提到了一些關于教育的提案,作為基礎教育工作者,您對教育界哪些問題最關注?

  徐啟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因為我的孩子剛剛上一年級,這個過程我自身體驗過可能感受比較深。我覺得我們對學前教育這兩三年特別重視,從中央到政府各級教育機構都比較重視。重視之后怎么把這種重視執行下去、落實下去、轉變成行動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而且那么多年都不太重視導致的種種問題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扭轉過來的。實際學前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當中最重要的階段,我們應該有最優秀的科研力量、教研力量,最優秀的幼兒園老師、幼教師資,最優秀的園長,在這個領域把0—3歲家長的意識問題,3—6歲是幼兒園的問題,把這些孩子6歲之前的教育搞得更好,我們缺失的功課太多。

  搜狐教育主持人:再回到雷夫的問題上,雷夫本次主題演講是說如何保持教育激情,我們其實也很好奇,這些年來您是如何保持教育激情的?

  徐啟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我不能說保持激情,我是學中文的后來做的教育,一開始也不是那么有激情,不像雷夫天生的這種激情。但是你做一個事情慢慢感受到它的意義、它的價值之后,隨著時間上的不斷推移,你這種感觸越來越強烈,此時你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責任、做的事情越來越多的時候,這種激情肯定隨之而來。

  搜狐教育主持人:是一種使命感引發的?

  徐啟建(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也可以說是一種使命感。

  搜狐教育主持人:謝謝徐老師。

  返回首頁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m.successionplans.net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