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進行中,歡迎投遞簡歷,截止日期為:2013-07-06
- 招聘職位:研究助理崗
- 招聘單位: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
- 職位類型:全職
- 薪金待遇:面議/月
- 招聘人數:32 人
- 性別要求:不限
- 學歷要求:碩士
- 工作地區:廣東省 / 中山市
- 所屬行業:院校/高等教育
- 工作經驗:1-3年
- 查看次數:次
- 發布日期:2012-07-06
- 刷新日期:2012-07-06
- 截止日期:2013-07-06
職位描述
一、招聘范圍
面向校內外公開招聘。
二、招聘崗位
崗位一:B-2研究助理崗(待遇參照B-7教輔四級崗)
崗位二:B-2研究助理崗(待遇參照B-7教輔三級崗)
三、崗位職責
負責以下一項或多項工作:
1. 負責實驗室的事務管理和協調;
2. 負責儀器設備和低值易耗品的申購、維修和管理;
3. 負責實驗常用試劑和器材的采購、領用及管理;
4. 負責實驗室經費報銷管理;
5. 負責實驗室衛生監督管理;
6.開展免疫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實驗。
四、 招聘基本條件和要求
(一)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操守;
(二)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愛崗敬業,工作踏實,辦事效率高,吃苦耐勞,樂于奉獻,身心健康;
(三)具備良好的英語口語、書面表達和溝通能力;
(四)具有醫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相關專業背景,要求崗位一具有碩士學位,崗位二具有博士學位。
聯系方式
- 名稱: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
- 性質:普通本科院校
- 行業:院校/高等教育
- 注冊:未填寫
- 規模:10000人以上
- 所在:廣東省 / 中山市
簡介
“中山醫學院”最早得名于1957年,其源頭可以追溯到1866年成立的中國最早西醫學校——博濟醫學堂。中山醫學院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866年創立博濟醫學堂到解放初期院校調整之前(1866~1953)
1866年,美國傳教士、外交家伯駕在廣州設立博濟醫學堂,孫中山先生曾在此學醫和從事革命活動。后來,博濟醫學堂并入嶺南大學,成立嶺南大學醫學院。隨后又吸納了私立夏葛醫學院。隨后私立夏葛醫學院又并入嶺南大學醫學院。
中山醫學院的另一個重要的源頭是1909年成立的廣東公醫學堂。廣東公醫學堂后來發展成廣東公醫醫科大學,又并入國立廣東大學,隨大學更名,成為中山大學醫學院。
第二階段:從解放初期院校調整到2001年兩校合并之前(1953~2001)
1953年解放初,全國院校調整,嶺南大學醫學院和中山大學醫學院合并成立華南醫學院,隨后廣東光華醫學院也并入華南醫學院。此后,華南醫學院相繼改名為廣州醫學院、中山醫學院、中山醫科大學,并成立中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這個階段,在著名的醫學教育家柯麟的帶領下,中山醫學院建立了完善的現代醫學教育體系,擁有一批在國內外醫學界有較大影響力的大師和名家,教學、科研和醫療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成為中南地區最高醫學學府和衛生部屬的六所全國重點醫學院校之一。
在1960年代,中山醫學院擁有梁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鐘世藩八位國家一級教授,被人稱為“八大金剛”,而當時全國才有33位一級教授,可見當年中山醫學院的地位。現在北校區醫學圖書館二樓陳列著八位一級教授和柯麟院長的油畫像。
陳心陶教授在防治血吸蟲病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兩次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
第三階段:2001年兩校合并至今(2001~現在)
隨著全國高等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恢復了綜合性大學辦醫學教育。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并為新中山大學,并成立了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我院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中山醫學院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實驗室規模、實驗儀器設備等方面均處于國內同類學院前列,已成為一個學科門類齊全、基礎條件優越、教學科研力量雄厚,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基礎醫學教學、科研和技術開發基地。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