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位于烏當區智匯云錦孵化基地的好活(貴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實現產值8.5億元,納稅1823萬元。自落戶烏當區以來,好活科技累計實現大數據收入超16億元,月均增速保持在20%,服務靈活就業者超15萬人次。
這樣的發展速度和喜人成績,得益于企業抓住了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機遇,更得益于貴陽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
好活集團總部位于江蘇省昆山市,作為貴陽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好活科技于2020年8月落地烏當區,依托貴陽大數據發展優勢和優良的營商環境,建設運營好活云平臺,致力于打造立足貴陽、服務貴州、輻射大西南的大數據靈活就業綜合服務平臺。
“作為數字經濟平臺企業,好活科技的定位是‘平臺的平臺’,在為數字經濟平臺企業發展提供互聯網靈活就業服務的同時,又賦能政府協同治理。”好活科技副總裁劉海山說,由好活科技打造的好活云平臺,是全國首個以解決就業為核心,以公共數據資源利用為抓手,賦能平臺經濟發展的平臺。
在好活云平臺上,全國的靈活就業者都可以一鍵提交相關資料,經政府部門在線審批,從而獲得合理合法的市場主體地位并找到合適的工作。平臺在穩定現有靈活就業的同時,積極創造更多更高質量的靈活就業機會和服務模式。目前,在好活云平臺上已匯聚15萬靈活就業者。
與此同時,好活云平臺還以城市為單位部署大數據節點,打通好活云基礎設施和生態應用,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好活云平臺已吸引即時配送、新零售、社區團購、在線教育、網絡直播、網約服務等行業共40多個靈活就業場景的604家平臺企業,并使其核心業務落地貴陽。
在劉海山看來,好活云平臺的成功打造,與當地政府良好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
為了讓好活科技順利落地,烏當區委、區政府成立工作專班,由分管副區長親自抓,烏當區市場監管局具體負責。在多方努力下,去年9月3日,好活云平臺與市市場監管局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系統成功對接,用戶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登錄“好活”小程序,按照市場監管部門要求上傳資料,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者就可以成功獲得市場主體地位。截至今年4月30日,好活云平臺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戶超15萬戶,助力市場監管部門將電子執照便民服務落到實處,真正落實了市場監管方便群眾、為民服務宗旨。
“這個突破性的創新,正是烏當區市場監管局主動服務企業,敢于探索創新、勇于承擔責任的具體體現。不僅如此,落戶烏當以來,我們得到了各級政府和各單位的關心和大力支持,給予辦公場地優惠、幫助解決人才難題、支持申請課題項目、普及相關法律法規,貼心的服務讓我們感覺很溫暖,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在烏當發展的信心。”劉海山說。
接下來,好活科技將進一步完善好活云平臺算法模型,未來將為全國靈活就業者成功匹配超過100萬個靈活就業崗位;發揮好活云“平臺的平臺”功能,當好貴陽市和平臺企業溝通的橋梁,推動平臺經濟企業向貴州匯聚,打造“100億+”級平臺經濟產業集群,為構建梯次分明、分工明確、相互銜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提供堅實支撐,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我們將以政企協同數字治理為著力點,融合平臺企業數據、靈活就業者數據、公共數據,為政府提供數字治理工具集,讓平臺經濟、靈活就業在貴州健康發展。”劉海山說,“今年,我們預計實現收入30億元至40億元,精準匹配靈活就業崗位40萬個以上,并為貴州發展平臺經濟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