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江蘇省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發布《戰疫情促就業十萬研究生寧聚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南京將面向碩博研究生等優秀人才提供10萬個以上“就業見習崗位”,為此專門拿出10億元資金。
高層次人才是創新名城建設的關鍵力量。近年來,南京大力實施“寧聚計劃”,今年4月,南京出臺《關于支持促進高校畢業生在寧就業創業的十項措施》即“寧聚新十條”。1至6月,全市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15.43萬人,扶持大學生創業3276人,分別達年計劃的55.1%、54.6%,逆勢跑贏序時進度。
今年高校畢業生總量創新高,加上疫情影響,人崗匹配難、洽談簽約難,就業形勢嚴峻。“作為創新名城和高校畢業生集聚的高等教育大市,南京要拿出應有的擔當和作為,幫助企業和學生應對今年的困難局面。”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說。《方案》力圖破解當前高校畢業生來寧求職及創業面臨的制約因素。
《方案》主要圍繞主導產業和8條產業鏈等重點領域,組織動員相關企業、新研機構、科研院所等用人單位,面向碩博研究生等優秀人才提供10萬個以上“就業見習崗位”,并通過發放見習補貼、獎勵留人主體、加大創新扶持等措施,吸引高校碩博研究生通過來寧見習,更多在南京成功就業、創業。經測算,今年下半年試行的碩博研究生就業見習制度,推出10萬個崗位,需要近10億元資金。
創新思路舉措破解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題。以開發提供見習崗位為切入點,著力激發高校畢業生外出求職和企業招人用人的積極性,有力爭取持觀望和謹慎態度的企業與高校畢業生,提升用人準確率和成功率,有效破解當前的就業難題。
更加聚焦重點領域。10萬個見習崗位重點圍繞“4+4+1”主導產業發展方向,8條產業鏈關聯企業和“四新”行動計劃推進實施。
科學設定見習獎補政策。綜合考慮在寧食宿等生活成本,科學設定補貼標準,對見習人員按月認定發放生活補貼。對企業,通過發放見習帶教補貼鼓勵企業履職盡責積極施訓,通過給予見習留用獎勵引導企業留用人才,對企業招用人才后開展以工代訓的,還可享受全市面上培訓補貼政策等。
政策實施更加體現行動性。見習崗位覆蓋各高新園區、開發區、大學生創業園、留學人員創業園、眾創空間等科創載體,以及在寧央企、省、市各級國企和民企、外企等各類市場主體,有利于充分整合資源力量,強化責任落實,有效推進工作。
充分運用多元化力量廣泛對接。新研機構多為高校、科研院所與地方合辦共建,注重發揮其本身與高校聯系密切的優勢和科技人才專員的橋梁紐帶作用,在積極開發崗位的同時,加強與合作方的推送對接。
加強“0租金”等創業扶持。對入駐高新園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大創園等創業載體的創業企業,給予“0租金”創業場地,免收物業費,最長可三年,把創業門檻降到最低。進一步加大優秀項目遴選資助和創業擔保貸款的資金扶持等。
“在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引才比引資引項目更為重要。”張敬華說,寧可政府再緊一緊,寧可緩建一批項目,也要在引才上再加把勁,擠出錢來為研究生提供10萬個見習崗位,讓更多人才感受到南京促進畢業生就業和引才聚才的誠意,讓更多的企業招引到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優秀人才,讓社會各界感受到南京建設創新名城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