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縣爐觀鎮青山中學陸老師接受本報記者和大學生志愿者調研,填寫調查問卷。
新化縣口前小學王貴凡家的一個陳舊相框嵌著畢業照,王老師告訴本報記者和大學生志愿者,這是他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最珍貴的留念。
近年來國家頒布了不少惠及農村教師的政策。但從零散的新聞報道來看,不少農村教師還是過著“憂慮重重”的生活。農村教師為何而憂?他們的實際困難與合理訴求是不是得到了滿足?
今年暑假,本報駐湖南記者站組織大學生志愿者深入鄉村,在株洲市炎陵縣、婁底市新化縣、漣源市、懷化市沅陵縣、長沙市寧鄉縣、常德市臨澧縣、郴州市汝城縣等地走訪了152位農村教師,對他們的生存狀態進行全方位調查。
鄉村教師工資偏低 地方差距明顯
炎陵縣沔渡鎮小學的何老師從抽屜里拿出存折:“你看,這是我的工資,1976元。”
他說,如果妻子沒開店做生意,家庭就無法支持下去。
接受調查的農村教師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工資偏低。經統計,除去住房公積金、養老金等固定的非現金工資,71%的鄉村教師的可支配月工資為1500元到2000元,15%的教師可支配月工資為2000元到2500元,少數教師月工資能夠到達2500元到3000元,也有部分教師月工資在1500元以下。
工資分為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三個部分,其中基本工資根據教師教齡確定。比如一位教齡為26年的鄉村教師能夠拿到800多元的工資,而教齡為5年的年輕教師基本工資是500多元。績效工資根據教師在校考核情況確定。補貼由當地政府部門劃撥確定,在特殊節日如中秋節、春節等重大節日發放。
“一個月兩千塊錢左右的工資太少!”不少教師表示,相比過去工資雖然漲了,但遠遠落后于其他行業的工資漲幅及物價上漲水平。
何老師說,同在農村教書的相鄰縣攸縣教師能拿到3000多元,“差不多是我工資的一倍”。
見調查者疑惑,何老師補充道:“我校部分老師是從攸縣師范畢業后回鄉任教,有的同學則留在攸縣教書。相近的條件,工資差距這么大,心里有些不平衡。”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調查者在2013年的新聞《傾斜的力量——湖南省全面落實農村教師津補貼工作紀實》中找到了答案,新聞中這樣表述攸縣的教師工資政策——
“農村教師的績效工資和津補貼所需經費均納入縣財政足額預算,實行專款專用,統一核算。2009年至2013年,縣本級財政撥付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33255萬元,撥付義務教育農村教師補貼750萬元。統一開口子按春節紅包600元/人,端午、中秋、教師節各400元/人的標準發放節假日補助。2010年至2012年,縣財政分別按1000元/年/人、1000元/年/人、2000元/年/人的標準給義務教育教師增發年終獎。”
那些認為自己工資太低的老師是否會另尋他法?問卷顯示,農村教師從事第二職業的情況較少,部分教師選擇或被選擇在學校擔任行政工作人員,個別老師做兼職生意。長沙市寧鄉縣黃材鎮的姚老師說:“我們有規定不許發展第二職業,即使是有意愿、有資金,如果是在農村教初高中的老師,其實也沒有這樣的時間和精力。”
鄉村普通高中地位尷尬
在“工資能否按時發放”一項調查中,絕大多數教師表示,工資基本能準時發放。
但也有例外。漣源市漣源六中參與調查的16位教師表示工資經常不能及時發放,“最長一次拖欠長達半年”。
漣源六中副校長蔣老師說:“漣源的普通高中教師工資基本上都拖欠過。也不是分文不發,能夠及時打到卡上的,是基本工資,最低的是800元,最多也只有1500元。”
“盡管教師工資是由國家財政劃撥,但仍需經過市財政局的程序通過。市財政局經常撥不下來款,老師的工資也就只能先欠著,”蔣老師說,“我們是貧困縣,情有可原。”
缺錢怎么生活?老師們告訴調查者,實在開支大時,可向學校打欠條借錢。“我最多一次借過6000元。”吳老師說。
真正拿到工資,吳老師又有些不解:“每年應有兩萬多的工資,但是發到手上就只有14000元左右,不知錢去哪兒了?”
漣源六中是婁底漣源市安平鎮的鄉村中學,共有1000多名師生,30個班級。學校規模這么大,為何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蔣老師說,學校也嘗試過自主貸款來填補財政漏洞,但學校是農村普通高中,不屬于義務教育范圍,“銀行方面卡得很緊”。
調查者在資料查閱中也發現,很多農村教師的相關政策對接的是義務教育制度下覆蓋的小學和初中,“農村普通高中”這個關鍵詞少被提及。
老師們試圖改變現狀。有老師說曾在湖南省紅網上發帖,向市政府反映情況,但沒有結果。
生活逼得急了,甚至有教師動了去城里上訪的念頭。
教師培訓未完全落實
在問卷調查中,64%的農村教師從沒參加過教師培訓,參加過一年培訓一次與一年培訓兩次的教師比例均為16%。
“當然希望參加培訓。”炎陵縣策源鄉鹿原鎮第二中心小學26歲的段老師說,“我們學校年輕教師有機會去株洲或長沙培訓。”
教師培訓費用由誰來承擔?
炎陵縣的何老師說,他參加培訓要自費,“有的學校是公費出,我們學校認為培訓是老師自己的事,得自己掏錢”。
何老師參加的是株洲市遠程非學歷培訓,培訓一年,費用300元錢,“要求年輕、有上進心的老師參加培訓,并得到相應的學分。如果不參加培訓,會影響到以后教師資格證的‘年檢’”。
幾乎沒做過體檢 看不起大病
農村醫療條件相對落后,農村教師的身體健康問題是本次調查的重點。調查中,79%的農村教師從未參加過體檢。
參與調查的農村教師說:“由于常規體檢費用是從學校辦公費用中劃撥,是否體檢,要看學校領導的安排。”
“我教書30多年,就參加了今年組織的教師體檢。”炎陵縣沔渡鎮中學曾老師說。今年體檢的“突然出現”讓老師高興。這是去年年底兩名教師非正常死亡敲響的警鐘。一位45歲的教師死于心肌梗死,一位59歲的教師死于腦溢血。
“經過體檢,我們能夠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比較放心了。”曾老師說。
“您的腿是怎么了?”
曾老師走起路來一瘸一拐。
“我啊,股骨頭壞死,已經好多年了。”雖然經過常規檢查確定身體大部分機能處于正常水平,但曾老師深受股骨頭壞死的折磨:行動緩慢,長時間站立教學讓他疼痛難忍。
股骨頭壞死只能做鈦合金人造骨置換手術。曾老師說,換骨要將近10萬元,醫療保險能報銷的只有治療費用。即使減去報銷的費用,治病花費還需要近8萬元。“我哪里拿得出那么大一筆錢?想治,也不敢。”
由于工作強度大,農村教師多會患上由久站造成的靜脈曲張和腰椎問題,久坐低頭引起的頸椎病等職業病,大多處于亞健康狀態。不少老師表示,這些算不上大病,為了堅守崗位,很多教師不會特意到醫院檢查。
教師隊伍老齡化加劇
“就算是被農村教師送出農門的農村學生,都不愿意回到家鄉教書。”沅陵縣深溪口鄉九校的王老師說。
2006年開始,湖南省在省本級教育經費預算中設立專項資金,面向全省招收一定數量的優秀初中畢業生,減免學雜費并給予生活補貼,為農村、特別是民族貧困縣(市)鄉鎮以下小學培養五年制大專層次的教師。
“即使有免費師范生的招收名額,但基本上沒人愿意去。看到農村老師的生存狀態,孩子們自然對農村教師這個職業沒什么信心。”王老師說,他曾經給班上兩個家庭經濟情況較差但成績不錯的孩子推薦農村免費師范生的名額,他們望著報名表拒絕了。
“這本是一件培養農村教育人才的好事啊!怎么會這樣?”王老師嘆息。
農村教師職業確實很難吸引年輕人的目光。沅陵縣深溪口鄉九校舉行過一次農村教師公開招聘:招了7名教師,但實際報到只有4人,還有一人第二天就走了。
調查者問炎陵縣平樂鄉的年輕教師:“來農村學校,最要克服的困難是什么?”
調查表明,年輕老師從城市到農村,首先面臨的是巨大的心理落差。“大城市燈火輝煌,在山區農村,有錢都沒地方花。”一位26歲的男老師剛到農村第一年,每個周末都要回長沙。“我不適應農村生活,我還想要和長沙的朋友們在一起。”而平樂鄉的農村教師住宿條件是全縣農村學校中條件較好的。每個人一套房,兩間,帶衛生間,帶涼臺。“再好也比不上城里的生活,每個人都想過要離開。”有老師說。
訪談發現,一些人最初并不愿當教師,把帶有事業編制性質的教師工作當成一塊“人生跳板”。很多年輕老師在崗位上工作一到兩年就會由于“某些原因”被調走,成為公務員。
有意從事教育行業的,也不見得會留在農村學校。漣源六中被譽為“年輕老師的搖籃”。學校很重視培養年輕教師,采取年級組帶新教師的方法,剛入職的年輕教師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就能夠成為骨干教師。
“很多年輕人成為骨干教師后,擁有了競爭的資本,就會到市里的學校或者是長沙等地謀求更好的發展。”副校長蔣老師說,“我們難道不想留下這些優秀的老師嗎?留了人留不住心啊!”
鄉村教師職稱晉級難
沅陵縣東嶺中學的伍老師從教31年,他用了將近十年時間才從中級教師評上高級教師的職稱。
“很多老師都等不到指標,我們這里有些老師將近二十幾年還沒有評上職稱。”伍老師覺得自己還“算幸運”。
老師們說,一個職稱級別差基本上意味著300元左右的工資區別。如果滿足評比條件,還未得到升職稱機會怎么辦?
“能有什么辦法?也只能按照規定來。”同校的趙老師給調查者介紹了職稱評定的規則:每個學校有一定教師職稱等級人數比例,只要評上一定職稱的老教師沒有退休,他就占有一個名額,就算其他老師滿足條件,也只能等待。
不少學校會將職稱指標先給相同條件下、相對年長的教師。
沅陵縣東嶺中學的伍老師還向調查者透露了一個有關“教師處罰”的問題。教師所任教的班級成績會在鄉鎮評比,最后進行全縣評比。“如果成績排名落后,就說明老師教不好,就會受到經濟處罰,學校也可能會把這些老師往更偏遠的農村學校調動。”伍老師為這些老師感到委屈,“好不容易掙了些錢,還要擔心別一下全被罰光了。”
經濟處罰高的上千元,少的一百元。這項“落后就罰款”的規則是學校和鎮上的教育局默許的。“因為學校和教育局每年也有學生成績的業績指標。現在農村教育的業績全靠學生成績單說話。學校之間競爭很激烈,所以在成績排名方面必須取勝”。
學生安全壓力像一塊大石頭壓在教師心頭。調查問卷中壓力來源一項,所有老師都選擇了學生安全問題是壓力的主要來源。在農村中學,老師需要晚上查寢,時時刻刻都要注意學生的動態。“老師很容易神經緊張,很多人都有些神經衰弱。”東嶺中學的趙老師說。
152名參與調查的老師都認為農村教師需要心理疏導,“老師的心理壓力沒辦法緩解,只能自我安慰。”趙老師苦笑著說。
鄉村教育觀念衰落教師積極性下降
農村居民的教育觀念也在逐漸轉變:讀書好像不那么重要,打工比讀書更能掙錢。
沅陵縣深溪口鄉九校王老師說,在校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學習和生活上都缺少管束。由于受父母打工影響,很多學生都懷有初中畢業后就外出打工的想法,學習態度不夠認真。
這種轉變對農村教師的職業體驗造成了直接影響。汝城縣大坪鎮下祝小學的夏老師十分懷念過去的讀書之風——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鄉村教師社會地位很高。家長對老師特別尊重,逢年過節家里有糍粑等都會給老師捎去表示感謝。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寧勤軍兄弟。我布置作文,讓他們寫眼中的世界。兄弟倆作文中的內容都是深山、放牛、草垛……我眼眶濕潤了,發誓帶他們去看看山外的世界。我征得寧家父母同意,自費帶著寧家兩兄弟到縣城住了兩個晚上。他們都考上了大學,回來感謝我,特別提到了那一次縣城之行。有這樣的學生,我覺得成為鄉村教師是很有價值的。
“現在我很困惑,也很心寒,連學生都不重視學習了,農村教育還有什么希望?我們苦苦堅持又是為了什么呢?”夏老師說。學校教師宿舍漏水嚴重,他2008年從村小搬出,至今還在縣城一個簡陋平房租住。調查者是在他的“臨時”小屋里采訪的。
再難也要堅守崗位
盡管很多農村教師對現在的工作生活并不滿意,但絕大多數還是選擇了堅守。
新化縣爐觀鎮大新小學一對夫婦已經共同教學30多年。學校10個班500多人,卻只有包括校領導在內19名教師。
妻子熊老師告訴調查者:“這里的教學設備不像電視里說的那樣,有電腦跟多媒體。只有質量不好,邊寫邊斷的粉筆。”
學校桌椅一直沒好好修整替換過,操場一下雨就泥濘不堪。學校沒升過國旗。
52歲的熊老師眼睛看不清楚了,每天從一樓到四樓上上下下,累得氣喘吁吁。上課時經常頭暈。覺得實在暈得不行,她就雙手扶住講臺,對自己說,要穩住穩住,千萬不能在孩子們面前倒下。
熊老師和丈夫共用一個手機,自8年前在集市上買了幾件價值幾元錢的“的確良”衣服以后,她再沒添過新衣服。
“上了講臺,看到端坐著的學生,什么困難都會忘記。”她常安慰對現實生活失望、為未來生活心急的老師:“不用太著急,上面知道我們的情況,一定會盡最大努力去改善的。”
和熊老師一樣,新化縣口前小學幾位年過半百的老教師在當地扎根30多年,他們也割舍不開對學生、學校以及教師職業的情感。王貴凡老師去年胃出血搶救后脫險,一直靠藥物維持生命。身體稍有恢復,王貴凡就走上講臺上課:“老師不多,我這個傷病員還能為學生解疑答難。”王老師總喜歡把兩只鋼筆插在襯衫右上口袋里,那是他農村教師事業的見證。
如何消除鄉村教師之憂
鄉村教師有憂,如何解呢?聽聽他們的建議。
汝城縣大坪鎮下祝小學夏老師說:“教師需要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應該多宣傳教師正面形象。上級領導要更理解老師的現實問題。比如說教師調動,最好是先發放教師意向調查書,與老師溝通。”
漣源六中黃老師建議重視農村教師身體健康:“最好每年都做普查,農村學校里也可以添置一些公共鍛煉設施。”
部分老師認為,現有的工資層級計算并未考慮到教師知識和課堂經驗對教學的影響。教師職稱不同應該影響的是績效工資的多少,而非基本工資。
炎陵縣沔渡鎮小學的何老師認為:“可以廢除教師職稱的概念。我是中級教師,早在10年前我就符合高級教師的標準,但是一直沒名額。為什么教一樣的書,工資卻不一樣呢?只有等老高級教師退休以后才會輪到我這樣稍年輕一些的中級教師評職稱,那還不如直接按教齡算,廢除職稱參與工資計算比例的制度,這樣公平得多。”
沅陵縣深溪口鄉九校的王老師認為,大學畢業后工資收入還比不上一個初中畢業生,會影響農村孩子讀書的信心。教育要改革,多學有用的,不要一味追求升學率搞評比。
王老師還說,農村教師工資的發放需要透明化。加錢年年盼,扣錢分分鐘,教師們很寒心,不知道國家有哪些錢是能夠到我們手里的。王老師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調薪不遮遮掩掩。“教師工資按地區差,教師工齡,工作崗位制定工資標準,全國通用,一目了然,這樣走關系跑職稱的現象才會絕跡。”
連日來,仍有在調查過程中結識的農村教師聯系調查者反映情況。新化縣大新小學熊老師發來好消息:“你們在小學拍攝的破舊桌椅已成為過去,剛開學,嶄新的桌椅已投入使用。”
完稿時,太陽正在升起。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m.successionplans.net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