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色综合/久久夜靖品2区/青青一区二区/日本黄站免费视频

碩博人才網

老師感言:應試不應成為我們遠離閱讀的理由

  假期里,我帶學校部分優秀學生訪問歐洲姐妹學校。在布魯塞爾法國學校,我們休息的地方就是學校圖書館。我們看到不斷有學生前來看書,書包往旁邊一放,一冊在手,或沉思,或微笑,實在讓人感嘆,這才是真正學習的樂趣。而我們的學生很少有人主動去翻閱外國書籍,要么在玩手機游戲,要么翻出考卷開始做題——假期作業也不少啊,做題也只能搬到國外了。

  比利時學校各科教學都非常重視閱讀

  這些年來,不時有機會到國外訪問,每到發達國家,都能看到地鐵、公交上的讀書景觀。在布魯塞爾、巴黎、東京的繁華地段,也不難發現書店的身影,盡管書籍價格不菲,但每次我都被人們或坐或立癡迷讀書的情景感染,面對此情此景,不由感嘆:這是一種完全的自覺,一種生活的習慣。而這又必然是他們做孩子時,家庭、學校所形成的氛圍不斷熏陶的結果。

  這次,我讓學生對他們住家的同齡孩子進行一個小調查,了解一下他們的母語課是如何開展的。很多學生發現,布魯塞爾當地學生的課本很厚,一本要用上很久,里面分很多單元,每一單元會有一部作品,幾個單元就是一個文學發展的過程。學生需要在課外讀完作品,上課就是討論。考試會問一些簡單的問題,例如書的大致情節,當然也有深入的問題,需要談談對書內容的理解。另一項考核是讀書思考后寫作論文,以頁來計數,難度不小,且不能以故事梗概來應付,非常鍛煉表達與思維能力,這將作為學業成績的一部分計入期末評價。

  事實上,不僅語言類課程是這樣,當地數學、物理等理科類學習也非常重視書籍的閱讀,他們課堂上更重視數學家、科學家探究推導的歷程,激發學生參與思考。學校每周還會安排一節討論課:假設有一個事件發生在某種時代背景、地理空間下,讓學生作為當事人去解決,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發言,說出自己的看法和依據。學生若沒有平時廣闊的涉獵與閱讀,這種課完全無法進行。

  閱讀的缺失讓優秀學生在國外課堂啞了殼

  訪問期間我和學生一起參與過姐妹學校一節用英語上的歷史課,探討蘇聯解體的問題。外國學生發言的踴躍,思維的活躍令我們嘆為觀止。我們的學生盡管可以聽懂大部分語言層面的意思,但國內歷史教育的貧乏與偏差,書籍閱讀的嚴重缺失,使這些在國內可以滔滔不絕的優秀學生在課堂上形同木偶,無以一言。

  在凡爾賽宮后花園,正好風云滾滾,我抓住契機,對學生開展一次“凡爾賽歷史風云與中國”的文化行走,可是問學生能否列舉一下凡爾賽宮發生的歷史事件,大家都面面相覷,更別說聯系中國了,什么普法戰爭、《最后一課》、巴黎和會、五四運動等等,都成了我的自言自語。

  一個高一學生回國后寫道:“在國外,大家每天都感嘆法國是一個歷史根基很厚重的國家,可我們明明是個歷史更悠久的國度。當樊老師問我們凡爾賽宮意義時,我們竟茫然無措,我突然發現,我們學習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課堂上所學都是片段、零碎,難以連成一片。不知其所以然,更不會去探究思考。我這才明白老師在講壇活動中每次都提醒我們堅持讀書的意義,廣泛的閱讀自然會促使我們融會貫通,更會激發我們思考探究。”

  住家女主人讓我們感受到讀書人特有的氣質

  我的住家是個在德國生活了幾十年的法國人,在布魯塞爾教法國人德語,和我們用英語溝通。作為一個外語教師,她和丈夫幾個房間的藏書令我們驚嘆,天文地理、歷史政治、自然科學應有盡有,書架邊是她心愛的大提琴,而電視機拔掉插頭放在一邊,已有些積灰。

  女主人除了帶不同年級的幾個班的教學外,對于無法跟上課堂教學的學生還進行網上輔導。同時她還做一點書籍翻譯工作。雖然工作異常繁忙,但每天讀書仍是她生活的主體。好幾次我們發現,她把廚房準備間的桌子改成工作平臺,一臺筆記本電腦外,桌上攤滿書籍。看著她手腳麻利地為我們準備法國餐飲,我們為自己的到來給她增添麻煩而歉疚,她馬上說:“不不不,我平時也這樣,家務、讀書、工作都不耽誤。”每天早晚她都會通過智慧而又幽默的言語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活力與笑聲,讓我們感到讀書人一種特有的活力與氣質。

  每次和我們談起教學,她總是特別強調語言與文化的一體性,雖然她也抱怨現在大都市的孩子被電腦左右,但她說學校、教師對這些方面管教嚴格。每天晚飯后,她都會讓我教她學一點中文,而她不斷的提問都是關于語言與文化習俗的。有一次她看我疊被,說西方人一般就將被子平攤在床上,而她看到一本書上說中國人結婚時都會疊放很多被子,她問我這有什么文化內涵。這些問題讓我這個自認為文化功底還行的教師也暗嘆她的見識廣博和探究精神。

  可以想見,她的課堂一定是妙趣橫生,知識豐富,充滿活力。而回想國內的外語教學及語言教師的識見與追求,我也不由感到汗顏。盡管國外沒有我們轟轟烈烈的公開課和研課磨課,更沒有分數排隊、備課筆記和教案的頻繁檢查,教師也沒有什么坐班規定、進修要求,校長聽課之類也偶爾為之,但教師自身的素養一定會不斷提升,最重要的原因顯然是讀書的習慣。

  濃重的應試氛圍不應成為我們遠離閱讀的理由

  近年來,紙媒、書籍閱讀危機的問題牽人憂慮。傳媒界朋友所言的紙媒危機自不待言,但在教育界,卻少有同仁有更多的危機意識。

  前些天我竟然聽到一個理科高級教師公開對大家說:“我就不要讀書,讓人有思想,徒增煩惱……”雖然可能是不經意之語,但從當代教師應試下的生存狀況和讀書的現狀可以推想,有這樣想法的并非孤例。

  教師如此,學生的閱讀狀況更是令人堪憂。當然,大多數家長和教師可能有這樣的感嘆:讀書是挺好,但太忙,太累,實在沒有時間!

  其實,家長、教師痛心疾首又無可奈何的原因在于,應試的濃重氛圍讓我們對沒有書的生活習以為常,教育行政化與功利化讓教師失去讀書的動力與閑暇。我們一些教師和家長慢慢變成應試的奴仆,我們的教育也在某方面變成令人痛苦而無奈的煎熬!

  有什么樣的家長、教師,就可能有什么樣的孩子、學生。學生視學習為不得不拼死戰勝的敵人,雖然我們可以美其名曰“書山有路勤為徑”,可是真正讀書學習應有的樂趣在這一過程中已喪失殆盡。而家長、教師也把教育當做一個險象環生的獨木橋,被分數的起落弄得身心焦慮,面目可憎,疲憊不堪。甚至不少人甘心為應試奴役,完全失去教育的本質而麻木不知。

  我們是該好好想想,面對被應試奴役的靈魂,我們是否真的只能無以作為?在大環境并不如意的境況下,讀書絕對是帶領我們走向教育的自由之路。

  返回首頁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m.successionplans.net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