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我國社會領域改革走向深入、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不斷推進之時,半月談記者采訪獲悉,作為“211工程”首批7所高校之一,某高校社工專業2013屆畢業生中,除選擇繼續讀研者外,直接就業的畢業生無一人從事社會工作。
來自廣州、上海等地高校社工專業的調研結果也顯示,畢業生不入本行的情況十分普遍。這一現象發人深省:社工專業畢業生為何鮮有人問津一線社會服務機構?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為社會領域改革順利推進提供人才支撐?
畢業生少入“本行”
7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明確將適合市場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交由具備條件、信譽良好的社會組織、機構和企業等承擔。
社會組織是承接公共服務的“主力軍”。中央組織部等19個部門和群團組織2012年聯合發布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1-2020年)》要求,到2015年,我國一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總量增加到50萬人。但據民政部今年公布的數據,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數量僅有30多萬,距離2015年的目標缺口接近20萬人。
在“社改熱”和“缺社工”的大背景下,高校社工專業畢業生照理絕大部分會從事本行,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據今年剛從廣東一所著名高校社會學專業畢業的博士陳安娜介紹,近年來,該高校社工專業本科畢業生中,從事本專業工作的每年只有幾個,2007年竟連一個都沒有。
我國東部地區一所著名高校,其社工專業2013屆共有32名畢業生,14人選擇讀研究生,18人選擇直接就業。政府、銀行等單位成為主要選擇,18人中無一人從事社會工作。
邱濤是這18名畢業生之一。跨專業考研失敗后,如今他成了一名程序員,從事軟件開發。他告訴記者,18名就業的同學中,有的當上了大學生村官,有的成了公務員,有的則選擇去當金融機構的客戶經理、零售企業的管理培訓師,甚至還有人賣起了洋酒。
這個班級選擇讀研的14人當中,也僅有5人選擇了與社會工作相關的研究方向。考上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老年學專業研究生的董亭月告訴半月談記者:“做一線社工要面臨許多現實問題,我想走一條比較折中的路,當一名社工專業教師。”
理想難敵現實
社工專業畢業生放棄到社工機構工作,是否因為他們不喜歡這一行?答案是否定的。記者接觸了許多社工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他們都曾到社工機構實習,對社會工作者留下了相當積極和正面的印象。
董亭月曾經在上海自強社會服務總社、上海心生SCMC、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綠耕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等多家單位實習,接觸過戒毒者、性工作者、白血病兒童等。在董亭月的印象中,社會工作者都很認真、負責,并且能從工作中找到快樂。“我也喜歡和人交流,喜歡幫助別人,所以做社工很愉快,也讓我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生活、社會和生命。”
因去年到臺灣東吳大學當交換生而延遲一年畢業的吳麗娟,曾先后在上海、云南等地的社會組織實習過。吳麗娟說,她雖然準備跨專業報考北京大學的教育學研究生,但自己其實十分熱愛社會工作專業,“我之所以不選擇從事社會工作,是因為一方面工資太低,另一方面我們國家在這方面起步晚,有太多不成熟的地方”。
吳麗娟的話是許多社工專業學生的心聲。邱濤認為社工行業將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目前經濟收入太低,從事這一行業并不現實,“畢竟精神滿足無法解決吃飯問題”。
社會工作目前尚存在的一些瓶頸性問題,則是令學生們對其望而生畏的深層原因。吳麗娟告訴半月談記者,基層社工機構人員很少,工作壓力比較大,向政府申請項目一般周期僅為一年,建立關系卻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為了應付檢查,有時甚至不得不做“面子工程”,使得項目的意義大打折扣。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上海自強社會服務總社專家督導趙芳坦言,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做到中級社工每個月工資大概是3000元,這樣的薪酬實難吸引名校本科畢業生。“社會工作是一個職業,不是單純的奉獻愛心。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不能一味地勸說學生作貢獻,畢竟每個人都有選擇更好生活的權利。”
如何吸引年輕人
“如果沒有真正優秀的新鮮血液加入,社工行業就會越來越缺乏專業水準,結果只能讓輿論認為社會工作沒有特別大的價值,社工行業將陷入惡性循環。”趙芳說,社會工作對我國越來越重要,吸引優秀高校畢業生加入成為當務之急。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急需改善社工薪酬待遇、增強社工行業的社會認同度、加大對社工行業的宣傳力度、加強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建設,促進社工行業健康發展,吸引更多優秀年輕人,增強社會領域改革的人才支撐力度。
曾是廣州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首批社工成員的張銘偉認為,最重要的是需理順政府和社工組織的關系,“有些地方政府需要改變主導一切的觀念,適當放權讓社工組織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引入更多的社會資源促使這一行業發展,提升社工行業的經濟實力、社會地位和公眾形象”。
中山大學公益慈善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安娜建議,教育、民政和人社等相關部門應加強社會工作服務的職業能力建設,提高社會工作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建立健全社工再教育體系。高等院校應注重提升社工專業教師的素質,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督導能力,同時應鼓勵社工機構與高等院校合作,通過定向委培、建立實習基地、外聘老師等方式,健全社工實習制度體系,讓學生在專業能力上得到提升。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m.successionplans.net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